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感谢邀请/
这里有个请注意的地方,这里的美国提议并不是美国政府或者特朗普总统的提议,而是美国驻德国大使在一个与德国汽车巨头聚会时提到的内容,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正式立场,所以也称不上是特朗普妥协。
其实特朗普政权的最大特点就是“交易”,一切都是交易。特朗普总统为了逼迫欧盟就范,接受美国对从欧盟进口的钢材以及铝制品征收额定关税,对欧洲(特别是德国)出口的汽车加征关税。理由是欧盟对美国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,美国吃亏,所以对等原则,要对欧盟的汽车加征关税。这其实是特朗普总统狡猾的一面,关税不是单独物品对物品,而是一揽子的物品征收,如美国的牛仔裤在欧洲就是低关税,如果所有的商品都要这么掐的话,反而会形成关税的不平衡。其实美国的汽车在欧洲销售量并不高,反而是欧洲车需要美国的市场,特朗普总统看准这点才下手。
现在美国诱使欧盟在单独商品上降关税,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关税机制,使得美国加征特殊钢产品税变得合理合法。有人说特朗普鲁莽无知,笔者认为特朗普是美国近年来最具有商人头脑,经商理念的总统,他为美国争取最大利益,也懂得让步,所以无论欧洲,还是亚洲都不能小看这位总统的手段。
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。事实上并不是美国率先提议暂停美欧双方的汽车进口关税,而是德国宝马、大众、奔驰等汽车厂商的提议,得到了美国驻德国大使的积极回应。如果按照双方初步的意向同时撤出关税,美国现在出口欧洲的汽车需要交纳10%的关税,欧洲出口美国的汽车需要交纳2.5%的关税,简单从账面上来看美国人占了便宜。但是事物的现象往往纷繁复杂,仅仅从账面看出来的结论,不一定就是真实的。
特朗普可能赢了面子,丢了里子
欧洲与美国汽车贸易过程中,占据着绝对的优势。2017年,欧盟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向美国出口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汽车,同时欧盟汽车厂商还在美国生产了近290万辆汽车。欧洲每年进口的美国汽车只有出口额的1/4左右,对于美国汽车耗油量巨大,美国厂商生产的轿车在欧洲几乎没有市场。欧洲对美国的竞争优势是汽车产品和汽车技术造成的,关税只在其中占据很小的因素。因此德国汽车厂商才敢于提出双双方互免关税的提议。
除了双方汽车产品本身的差距之外,特朗普此前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套。特朗普对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大多数经济体出口的钢铁产品征收25%的关税,使得美国国内钢铁价格已经上升35%以上,使得美国生产的汽车成本大幅上升。即使欧洲取消10%的汽车整车进口关税,美国汽车仍然比以前要贵得多,这也是德国人不害怕美国汽车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根据这一分析,美国和欧洲互免关税,很有可能是美国赚了吆喝,而欧洲人得了实惠,特朗普不应该算不清楚这个账。目前只是美国驻德国大使作出的承诺,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的观点,以特朗普善变的性格来看,双方能否达成最终的协议,还很不好说。
美欧达成妥协,对亚洲国家不是>功德/span>
前期,美国和欧洲因为钢铁和铝产品爆发了一轮小规模的贸易冲突,双方涉案的货值总计不到100亿美元,对于双边贸易额数千亿美元的美欧双方来说根本不值一提。欧洲国家最担心的还是特朗普继续的汽车贸易问题上向欧洲发难。此前欧洲国家为了阻止特朗普对汽车产品下手,已经明确表态将会同等规模、同等强度对等反击美国在汽车领域的贸易保护措施。
考虑到,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额十分巨大,如果美国和欧洲因为汽车贸易问题爆发直接冲突,可以极大的分散亚洲国家与美国贸易战的压力。现在美欧双方达成妥协,对亚洲各国都是巨大的冲击。
>起首/span>,日本和韩国也是对美汽车出口大国,在欧洲已经与美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,日本和韩国可能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结果,很难再获得更有利的条件。关键是,日本现在对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为零,恐怕日本还要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才能够与美国进行>互换/span>。
第二,东亚国家与美国的贸易战过程可能会更加痛苦。过去美国四面出击,同时得罪了自己的前三大贸易伙伴,如果各国同心协力,还能让美国十分难堪。现在美国与欧洲率先和解,恐怕日本在压力之下也会很快会投降。东亚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本来就处于劣势,现在单打独斗会更加困难。
特朗普并没有妥协,若真的实现彻底取消美国和欧盟之间所有汽车关税,更证明了他伎俩高超。回顾完整一幕,欧盟并未受辱,但会觉得被算计,有点恶心而已。
美国特朗普政府走出的每一步,都为了收获实际利益,虽以妥协结束,但美国并没白忙活一场。一场交易,一方获益,另一方未受先前威胁的大损害,皆可接受也。
双方都取消汽车税,美国也不至于与欧盟硬碰。也可腾出实力、财力对准它真正要遏制住的对手。
美国招招凶狠。
7月5日,有媒体称美国提议暂停欧美汽车进口关税。如果美欧都将汽车关税降到零,美国是更大受益者。它从2.5%降至0,欧盟则从10%降至0。如此看,美国相对获利更多。
这原本就是对美国来说较好的结局,是特朗普政府能预判到的结局。
真正政府之间的较量没有分出高下,企业却不得不走到台前。它们经不住政府之间的神仙打架呀。这次美欧互撤关税,是大众、宝马、戴姆勒等汽车巨头主动与美国驻德国大使商谈的结果。
这意味着接下来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,特朗普有理由说,自己总要有所收获才好退场吧。他会举例说:你看欧洲这些国家,我们就与它们达成关税为零的自由贸易了。
从这一交易中,我们不能不看到特朗普政府的决心和谈判策略。
它先以开征钢铝关税为试探,后以提高汽车关税做最后的通牒,最后“和平友好”地表示,双方汽车关税互免吧。
汽车出口是欧盟最重要的一笔生意,仅德国来说,就贡献了全球超过20%的汽车出口量,在这个领域玩,欧盟玩不起。折腾了半年,欧盟终于发现:其一自己并不是铁板一块;其二,真的回到相互提高关税的贸易战争,并不能获利。
不如干脆更加开放一点,干脆让企业实力自己说话,在自由市场搏击中各自去争夺吧。
A方案做试探,B方案刺激底线,C方案是真实意图,中庸而又缓和,达到主动发起贸易谈判的目的。然后,美国特朗普政府欣喜地回去跟选民交代了。
如果我们这样归纳的话,欧盟也这样看待特朗普套路的话,它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接受,但一定会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。
没有中毒,就是有点恶心。
到此,大家对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美国或调整汽车关税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